澳門基金會的“澳門記憶”文史網於十月推出本年度最後四場“記憶沙龍”公眾講座,首兩場於10月4日(週六)在觀音堂順利舉行,由澳門基金會楊開荊博士主講“禪鐘梵響──觀音堂數百載人間煙火”。
由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主辦的“前海智庫院長對話論壇”已於2025年9月27日在深圳舉行。開幕式由香港中文大學(深圳)公共政策學院院長、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鄭永年,以及香港中文大學(深圳)黨委書記、協理副校長李學金致辭。
年度最後三場“記憶沙龍”十月壓軸登場
即日起至10月3日一戶通開放報名
澳門基金會的“澳門記憶”文史網(www.MacauMemory.mo)開站六周年,自6月起每月為市民送上精彩系列活動,其中“記憶沙龍”公眾講座廣受市民歡迎。10月份“澳門記憶”壓軸推出三場全新主題的“記憶沙龍”,包括由澳門記憶編輯部楊開荊博士主講“禪鐘梵響──觀音堂數百載人間煙火”、遺產學會勞加裕副會長主講“從井泉到自來水:澳門百年供水史”,以及澳門歷史學者關俊雄主講“空間變奏:關閘450年歷史變遷”。
澳門基金會的“澳門記憶”文史網主辦之“記憶沙龍”9月公眾講座於週六(9月20日)順利舉行,由勞校中學歷史學會指導老師郭桂豪主講“匠心艆舤──澳門造船業和造船工會史畧”,以及由資深攝影記者陳永漢與勞校歷史學會師生共同帶來的“北區影像記憶 x 青年對談”。
2025年“中國京劇藝術團”赴澳門演出交流
澳門聖保祿學校校園導賞圓滿舉行
由澳門基金會、中國京劇藝術基金會主辦、澳門聖保祿學校協辦的2025年“中國京劇藝術團”赴澳門演出交流活動──校園導賞活動已於9月18日下午3時在澳門聖保祿學校禮堂舉行。近800名師生參與出席,場面熱鬧。
由澳門大學人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及澳門基金會主辦的“東亞人文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東方詩話學會第十四屆年會”已於2025年9月11至12日在澳門大學崇文樓隆重舉行。來自中國、美國、日本、韓國、加拿大等國家的七十餘位著名學者、專家及青年科研人員齊聚一堂,圍繞東亞人文與東方詩話領域前沿議題,開啟了為期兩天的學術交流活動,為推動該領域的國際合作與創新發展凝聚智慧、貢獻力量。
為推動澳門歷史文化傳承,澳門基金會“澳門記憶”文史網特別推出“澳門中學生歷史文章徵集計劃”。該計劃面向全澳中學生,鼓勵同學們結合課堂知識及文史網上豐富資源,撰寫澳門文史相關文章,記錄澳門獨特的歷史文化內涵。
探索澳門造船業歷史,品味北區影像記憶
記憶沙龍公眾講座即日起一戶通開放報名
9月“記憶沙龍”公眾講座將於9月20日(星期六)下午於澳門教科文中心舉行,分別由勞校中學歷史學會指導老師郭桂豪於3時至4時半主講“匠心艆舤—澳門造船業和造船工會史畧”,以及由資深攝影記者陳永漢與勞校中學歷史學會於5時至6時半共同帶來的“北區影像記憶 x 青年對談”。
“記憶沙龍”八月公眾講座圓滿舉行
探索路環歷史與澳門慈善事業發展變遷
澳門基金會的“澳門記憶”文史網主辦之“記憶沙龍”8月公眾講座於週六(8月30日)順利舉行,由澳門文史研究學者黃文輝主講“路環回溯—清代路環島的村落”以及澳門青年傳媒協會副理事長蔡少民主講“孤兒院與澳門社會的變遷”。
2025年“澳門青年人才上海學習實踐計劃"專業領域培訓
入選學員名單公佈
由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、上海市政協、澳區全國政協委員、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及澳門基金會合辦的2025年“澳門青年人才上海學習實踐計劃”專業領域培訓,報名及評選工作經已完成。
深圳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,深圳市作家協會承辦,香港作家聯會及澳門基金會等協辦的第六屆“大灣區杯(深圳)網絡文學大賽”即日起接受投稿,截件日期至2025年9月30日。
“澳門記憶”文史網推出“我的澳門記憶”長期圖片徵集
誠邀市民參與分享 共建文化記憶
由澳門基金會開設的“澳門記憶”文史網,自啟動以來一直致力搭建多渠道、跨界別的合作平台,與學校、政府部門、私人企業、海內外收藏單位、攝影師及藝術家等展開多樣化協作,逐步豐富平台內涵。每年舉辦的主題圖片徵集活動,更是吸引了廣泛的市民參與,成為記錄與分享澳門歷史文化的重要窗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