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澳門研究》第二十四期經已出版
01/11/2004

  由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組稿並編輯的《澳門研究》第二十四期經已由澳門基金會出版。


  《澳門研究》在2004年共出版6期,逢二、四、六、八、十、十二月出版,迄今已出版二十四期,以研究澳門、服務社會為宗旨,推動本澳學術研究與交流,力求發揮學術為社會服務的積極功能。


  《澳門研究》第二十四期,共刊載28篇文章,包括〈“‘9+2’與澳門發展定位”論壇〉,楊允中〈歷史性變革、歷史性進步──寫在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五週年前夕〉,范劍虹〈澳門與內地商事區際司法協助的起源、現狀和框架及前景〉,葉青〈逮捕、拘留附帶搜查制度比較研究〉,呂國民〈澳門公共行政工作人員的工作評核制度評議〉,Ieong Wan Chong, Tang On Kei, Iong Hoi Sun〈Explore Resources and Integrate Wisdom〉,徐雅民、韓淑娟〈一個質的飛躍──談傳統人事管理向人力資源管理的轉變〉,周運源、黃桂良〈打造區域旅遊業的廣闊空間──澳門與珠江流域西部文化旅遊業的發展〉,郭永中〈中國農村貧困人口問題研究〉,李曉平〈論經濟學與物理學之異同〉,Sheng Li〈Universal Medical Coverage or Two Class System?—Several Lessons from Germany for Reforming Health Insurance System in Macau〉,梁啟賢〈澳門外地勞工的生活處境與社會排斥〉,阮邦球〈參與、經驗與分享:2004年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暨冬令營〉,方月華、鄧志豪〈澳門食品添加劑用量及使用標準研究〉,周碧姬〈老年保健與老年學研究〉,鄧景濱〈粵方言字的優化〉,黃翊〈澳門街名規律初探〉,廖楊〈關於澳門土生葡人的族屬與籍屬問題〉,彭順生〈穗港澳旅遊園林文化景觀比較〉,桑田六郎〈關於鄭和〉,金國平〈中外海南研究回顧──兼評《海南從中國到東南亞》〉,黃鴻釗〈簡論16—19世紀果阿與澳門關係〉,湯開建、吳青〈《從委黎多報效始末疏》看天啟時期荷蘭與澳門關係〉,施存龍〈澳門真正乳名為蠔鏡澳──聞一多《七子之歌》考正〉,徐天舒〈陳子褒保皇思想辨析〉,趙殿紅〈明末清初在華天主教主要修會傳教策略論述〉,潘冠瑾〈家產官僚制下的“公私合營”──淺析清代地方官行政中的一種特定混合現象〉,王國強〈可資澳門研究參考的統計資料(1932—2003)〉。


  本刊歡迎本澳及境外專家學者發表論文,提供訊息及資料。投稿可寄往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,電話:3978135,傳真:3978140,聯絡人:鄧安琪、容凱旋。


  《澳門研究》由澳門文化廣場有限公司總發行,定價澳門幣六十元,在本澳各大書店、澳門教科文中心及香港均有代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