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澳門研究》第四十期經已出版
31/07/2007

  由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組稿並編輯的《澳門研究》第四十期經已由澳門基金會出版。


  《澳門研究》逢雙月出版,迄今已出版四十期,旨在研究澳門社會問題、服務社會,推動本澳學術研究與交流,力求發揮學術為社會服務的積極功能。


  《澳門研究》第四十期共刊載25篇文章,包括姜姍姍〈回歸後的澳門社會治理模式──有關政治體制代表性的研究〉,聶安祥〈澳門政治學前沿主題研究狀況〉,謝四德〈論澳門制度缺陷──基於“制度理論”與“木桶原理”的視覺〉,郭弘〈轉型時期中國非政府組織的運作方式與特徵〉,鄭錦耀〈行政法規的性質、位階與違憲審查權──兼回應王禹教授的觀點〉,林浩威〈論判決之既判力問題〉,林乾〈論清代前期澳門民、番刑案的法律適用〉、馬占軍〈中國內地與澳門地區仲裁協議形式與內容之比較〉,楊允中〈論現代競爭觀〉,Jin Jianjun, Wang Zhishi“Valuing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Black-faced Spoonbill Conservation in Macau”,王五一〈澳門博彩監管的制度瓶頸──美國內華達州的啟示〉,戴安娜〈澳門博彩業社會責任初探〉,呂開顏〈澳門企業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結構〉,張毅、劉中學〈基於虛擬變數的澳門酒店入住率的預測模型〉,柳智毅〈澳門人力資源現狀與前瞻〉,劉高龍〈努力辦好具有澳門特色的高等法學教育〉,戴定澄〈白世門音樂作品中的葡語族群情結〉,黃鴻釗〈澳門文化與香山文化的深厚淵源〉,鄭光濱〈孫中山領導的潮州黃岡丁未革命100週年紀念〉,胡根〈公物會在澳門博彩業早期發展扮演的角色〉,夏泉、于保山〈冒籍視野下的“國際高考移民”現象研究〉,劉家齊〈十二地支的字義新解〉,Roderich Ptak“A Review on Navegações Chinesas no Século XV.Realidade e Ficção”,以及由《澳門研究》編輯部整理的〈提升理性思維,提升依法施政權威性──“五‧一遊行:反思與總結”座談會紀要〉及〈學術動態〉。上述文章對澳門研究中的各種問題的涉獵面廣、分析角度新穎、見解獨到,可讀性甚高。


  《澳門研究》由澳門文化廣場有限公司總發行,定價澳門幣七十元,在本澳各大書店、澳門教科文中心及香港均有代售。 


  《澳門研究》歡迎本澳及境外專家學者就有關澳門情況投稿發表論文,提供訊息及資料。稿件可逕寄往氹仔徐日昇寅公馬路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,電話:3978135,傳真:3978140,電郵:cms.info@umac.mo,聯絡人:鄧安琪、容凱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