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組稿並編輯的《澳門研究》第六十一期經已由澳門基金會出版。《澳門研究》一直秉持嚴謹、求實、創新的宗旨,選編刊登海內外人文社會科學論文,薈萃各家學術思想,促進澳門研究的事業發展,是澳門人文社科理論的重要陣地,深受學術界關注。
該期選編的內容豐富多樣,有國家“十二五”規劃與澳門、《粵澳合作框架協議》解讀、“2011橫琴發展論壇”論點摘要、青年園地等欄目,分別就“十二五”規劃、粵澳合作、橫琴發展等最新的熱點問題展開詳細的論述。暨南大學程玉鴻副教授撰文探討在國家“十二五”規劃中澳門發展的實際情況,認為澳門目前需要優化產業結構,切實推進產業適度多元發展;要認真落實《粵澳合作框架協議》,推動經濟發展一體化進程;最後要樹立科學發展、積極行政的施政理念,切實提高執政能力和綜合治理水平。郝雨凡、楊道匡、駱偉建、王森等多位學者分別以《粵澳合作需要確立共同利益》、《加強粵澳合作,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》、《粵澳合作中的制度創新問題》、《論“三幣”通用及金融制度創新》為題解讀《粵澳合作框架協議》。隨著協議的簽署,標誌著粵澳合作進入新的歷史時期,橫琴開發和發展也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。中山大學陳廣漢教授和許學強教授就《橫琴開發體制和模式的創新》與《橫琴發展的五個關鍵問題》的內容分析橫琴現階段發展存在的問題,繼而引發讀者思考橫琴未來的發展方向。
該期關於歷史學方面的內容,包括葉農及歐陽開方通過研究《葡萄牙外交部藏葡國駐廣州總領事館檔案》(清代.中文)所記載的中葡交涉中的土地糾紛案,進一步瞭解晚清時期葡萄牙駐廣州總領事館的活動情況;劉正剛、朱立梅以香山籍買辦徐潤的家庭生活為例,觀照晚清紳商的家庭倫理觀;金國平並選譯了近代澳門華人工商業發展──《澳門的華人(Os Chins de Macau)》,該文對近代澳門華人商業的研究極富參考價值。其他文章還涵蓋社會、文學、語言各領域,題材新穎、觀點精闢。為該期《澳門研究》撰稿的學者還包括暨南大學覃成林教授、陳恩教授,香港浸會大學薛鳳璇、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古遠清教授、澳門理工學院黃翊副教授、澳門大學吳玫副教授及楊開荊博士等。
《澳門研究》定價澳門幣八十元,在本澳各大書店及香港均有代售。